首页 > 技术文章 > 基石与保障- 你了解医药研究中的标准品与对照品吗?
2024-12-03
基石与保障- 你了解医药研究中的标准品与对照品吗?
去分享

在医药研究广袤领域中,标准品和对照品犹如精密仪器中的校准砝码,是确保实验数据准确性、可靠性以及药品质量可控性的关键要素。从新药研发的初期探索,到药物质量控制的严格把关,它们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一.标准品的定义与特性

(一)定义

标准品(Reference Standard)  标准品是用于生物测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它们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特性量值通常按效价单位(U)来计算,或重量单位(μg)计,以国际标准物质进行标定。主要用于定量分析、仪器校准、方法验证等方面,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药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标准品是确保药品质量的关键。

 

(二)特性

  1. 准确性
         标准品必须具备极高的准确性,这通常是通过与国际公认的标准物质进行比对和标定来实现的。

  2. 均匀性
         标准品在其整个质量范围内应具有均匀一致的特性。

  3. 稳定性
         在规定的储存条件和有效期内,标准品的特性量值应保持相对稳定。

 

二.对照品的定义与特性

 (一)定义

对照品(Control Material) 则是指用于药品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它们通常采用化学方法来测定,特性量值一般按纯度来计算。对照品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实验的参考或对照,帮助科研人员评估待测样品的性质、纯度、含量等。在药品研发过程中,对照品常用于药效、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等研究,以及药品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

用于模拟实际样品的复杂性,并且精确度要求相对较低,主要用于比较和验证目的。例如,在对某一化学合成药物进行杂质检查时,需要使用相应的杂质对照品来准确识别和定量供试样品中的杂质成分。

(二)特性

  1. 特异性
         对照品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能够准确地与目标物质发生特异性反应或在特定的分析方法中表现出独特的特征。例如,在药物的色谱分析中,对照品应能在特定的色谱柱和流动相条件下产生独特的色谱峰,以便与其他物质区分开来。

  2. 纯度高
         对照品的纯度要求较高,一般应在 98% 以上,以减少杂质对分析结果的干扰。对于一些高纯度的对照品,如用于基因工程药物分析的对照品,其纯度甚至要求达到 99.5% 以上。在制备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纯化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法、重结晶法等,去除杂质。

  3. 可追溯性
         对照品应具有可追溯性,即其来源、制备过程和标定数据等信息都应清晰可查。这有助于在出现争议或疑问时,能够追溯到标准品的原始数据和制备条件,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公信力。例如,每一批对照品都应附有详细的质量证书,记录其来源、纯度测定方法、标定结果以及储存条件等信息。

     

三.标准品和对照品的选用原则

     (一) 标准品的选用原则

  1. 纯度要求:标准品通常要求纯度≥99.5%,并采用多种互补分析技术确证纯度,如HPLC、GC、NMR、元素分析等。

  2. 计量溯源性:优先选择国家级或国际级标准物质,确保有完整的溯源链,可追溯至SI单位,并提供不确定度评估报告。

  3. 物理化学特性:熔点、沸点等基本物理常数应明确,光谱特征(UV、IR、NMR等)应有详细数据,溶解度、吸湿性等性质应有明确描述。

  4. 稳定性评估:长期稳定性数据(≥24个月),运输稳定性研究结果,使用中稳定性(开封后)数据。

  5. 适用性验证:与特定分析方法的适用性研究,不同批次间的一致性评估,与其他同类标准品的对比数据。

  6. 法规符合性:符合药典要求(如USP、EP、ChP等),满足ICH、FDA、EMA等监管机构的指南要求,GMP生产条件下制备(药物分析用)。

二)、对照品的选用策略

  1. 基质匹配:选择与实际样品基质相似的对照品,考虑基质效应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必要时制备基质添加对照品。

  2. 浓度范围:覆盖方法的线性范围,包括定量限和检出限附近的浓度水平,考虑高、中、低三个浓度水平的对照品。

  3. 稳定性考量:短期稳定性(分析过程中),中长期稳定性(用于方法验证),冻融稳定性(生物样品)。

  4. 均匀性:批内均匀性评估,批间均匀性研究,考虑分装规格对均匀性的影响。

  5. 特异性要求:包含已知干扰物的对照品,阳性和阴性对照品(生物分析),降解产物对照品(稳定性试验)。

 

四.标准品与对照品的制备方法

 

(一)标准品制备

1. 原料选择选择高纯度、结构明确、性质稳定的原料。化学标准品通过合成或提取获得,生物标准品通过严格的生物发酵、纯化和鉴定获得,确保其生物活性和纯度。

2.标定: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如容量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进行精确标定,并与国际标准物质比对,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标定结果需经过多个实验室的验证和审核,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对照品制备

1,化学对照品:与标准品类似,注重原料纯度和制备精细化,严格控制合成条件以保证纯度和质量。

2.生物对照品:涉及生物工程技术和细胞培养,如制备单克隆抗体对照品需通过细胞融合、大规模培养、纯化和活性鉴定等步骤,严格控制条件以保证特异性、纯度和活性。

 

五.标准品与对照品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新药研发

  1. 活性筛选:使用标准品作为阳性对照,评估新化合物的活性,筛选出有潜力的先导化合物。

  2. 药代动力学研究:利用标准品建立测定方法,如HPLC-MS,以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为剂型设计和给药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药物质量控制

  1. 含量测定:使用对照品通过HPLC等方法测定药物含量,确保药物符合规定标准,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2. 杂质检查:对照品用于检测药物中的杂质,如降解产物和残留溶剂,控制杂质限度,防止不良反应。

六.标准品与对照品的储存与管理

 

(一)储存条件

  1. 化学标准品和对照品:应存放在干燥、避光、低温(2-8℃)的环境中。

  2. 生物制品标准品和对照品:如蛋白质、核酸等,需在超低温(-20℃或-8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例如:重组人胰岛素标准品应储存在-20℃以下,并在冰浴中缓慢解冻以保护其活性。

 

(二)管理措施

  1. 专人管理:指派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负责标准品和对照品的全流程管理,包括采购、验收、储存和使用记录,确保操作规范。

  2. 台账记录:建立台账,详细记录标准品和对照品的名称、规格、来源、批次、入库时间、有效期和使用情况,以实现追溯和查询。

  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标准品和对照品的储存条件、外观变化和有效期,及时处理过期或变质产品,避免误用

七.杂质对照品价格较高的原因 :

  1. 研发成本:杂质对照品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资源和时间,包括实验室设备、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实验材料等。

  2. 合成难度:杂质对照品的合成过程可能涉及复杂的化学合成步骤,需要高超的合成技术和精确的操作。

  3. 纯度要求:高纯度的杂质对照品对于科学研究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提高纯度需要额外的提纯步骤和更精细的工艺。

  4. 市场需求:由于杂质对照品通常需求量不大,但生产成本高,这导致单位价格相对较高。

  5. 法规要求:杂质对照品的生产和销售需要符合严格的法规和质量标准。

  6. 供应链因素:杂质对照品的原料可能来源于特定的供应商。

  7. 知识产权:对于某些专利保护的杂质对照品,研发和生产成本中还包括了知识产权费用。

  8. 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杂质对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

 

八、结语

标准品和对照品在医药研究中极为关键,它们确保了新药研发的准确性和药品质量的可靠性。随着医药技术的进步,对这些标准物质的要求也在提高。制备技术、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将持续改进,以满足医药研究和生产的需求,为人类健康事业保驾护航。

 

关注凯立德生物,为您的科研提供精准的杂质对照品!

 


作者:Chemleader 来源:未知
2024-11-21信号通路: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者
2024-12-13信号通路(二)
在线客服
小德
021-58180488
小立
021-58180488
在线服务时间: 工作日 9:00-18:00